你好,嘉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项目概况 | 职能机构 | 投资情况 | 组织架构 | | 新闻图片 | 新闻资讯 | 高投简讯 | 大事记 | 联系我们
《围城》读后感
日期:2023/3/14    来源:邢台西收费站    发表人:牛灵晓    点击数:485

《围城》应该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难懂的一本书了,这么说不是因为故事情节难懂,而且因为语言的精彩绝伦,几乎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揣摩他的深义或是出处。因语言晦涩难懂,我中间曾一度萌生了放弃继续阅读的想法。待到近半本纸张慢慢地从指尖滑过,才渐渐明白“围城”的意义,也才刚刚读懂钟老的幽默,不禁感叹一句不愧为大家之作。

 书中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归国留学生方鸿渐及各色人等在抗日战火中的生活,不同人的爱情观、事业观、婚姻观相互碰撞交织在一起,故事的最后以方鸿渐对孙柔嘉的离去,站在街口茫然不知所措而结尾。“钱钟书先生以机智幽默的语言剖析了这群人人性和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价《围城》是现代的《儒林外史》。”

 在《围城》一书中,有人看到了爱情婚姻,有人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人看到了战火中的人生百态……莎士比亚曾对自己的作品评价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放在这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围城》一书,让我对爱情和婚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也让我愈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书中方鸿渐和孙柔嘉的结合本就是匆忙而暗含矛盾的。婚后,二人对对方的家庭环境及家人都不甚满意。方家是传统式中国家庭,有些迂腐固执;孙家受西方文化影响,更倡导开放自由个体独立。因而两个家庭互相看不对眼,两位新人也是摩擦不断,久而久之,积怨爆发,双方又都觉得自己委屈不已。婚姻和恋爱不同,婚姻的责任更重。世上本没有完全契和的两个人,都是在摩擦中相互体谅理解、磨合包容。

 方鸿渐对唐晓芙的爱而不得,与孙柔嘉的爱恨纠葛,对苏文纨的避之不及,以及书中每个人物的生存处境和丑态百出,都或多或少让人从中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我的婚姻生活已近十年,期间肯定避免不了矛盾和争执,好在“战争”总能很快平息。争吵就好像是平淡日子里的黏和剂,用的好就可以消除隔阂,增进感情;用的不好就是过火乃至引火自焚。也曾读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中都是些家庭琐事,记录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很平和很有趣,平淡中的真情流露大抵如此吧。我想大多数的婚姻都始于爱情,想要在这座城里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婚后,除了爱情,还有包容、责任和担当。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我并不十分认同。固然,婚姻像一座围城,但是你如果把它当做爱情的保险柜,温暖的避风港,幸福的永动机,又有什么可以困住你的呢?真正的爱情远远超越了“爱”字本身,两个人携手走过一个又一个磕磕绊绊平平淡淡的日子,从青丝到白发,我想这大抵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吧。

《围城》的象征作者在书中借用褚慎明和苏文纨的话点出,"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但许多读者认为“围城”的意义并不囿于爱情和婚姻,它的象征意义超越了婚姻的界限,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的共鸣。

 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诸如学习工作、爱情婚姻都是一个一个的“围城”,你从这个城中出来,又会进入另一座城,终其一生都在入城和突围之间兜兜转转。如今的你,又在哪座城内或城外挣扎徘徊呢?


上一篇:诗里的春天
下一篇:坚定政治信仰、凝聚奋进力量
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翟营南大街52号(槐安路与翟营大街交口南行50米路西)   电话:0311-89161685
领导信箱    举报信箱    纪检举报   线索征集   网上信访  
工信部备案号:冀ICP备2023032038号-1    公安备案号: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2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