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三毛的文字是在十来岁的年纪,那时候身边很多人对于三毛的认知并不是女作家三毛,而是《三毛流浪记》。而确实三毛本人也曾说: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另外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她的文字简单质朴,她的灵魂自由随性,三毛的作品影响了我的少女时代。许多年过去了,记忆已经模糊,如今再读起来,像是老朋友那般熟悉。
选择先从《撒哈拉的故事》开始看,是因为这本书是她作品里最为平和、轻快的。世人眼里清苦单调的沙漠生活,在她的视角中确实色彩斑斓、充满生机。很多人在涉世末深的时候,也有过流浪情结,但渐渐困顿在钢筋水泥铸成的丛林里,麻木在庸人自扰的事件里,忘记了自己渴望的是真正用生命去生活。
三毛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要尝一尝究竟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当我们被现实的压力侵袭,每天游走于工作与家庭之中时,可以偶尔静下心来读一读三毛。这时便会明白,即使自己不曾到达,也依然可以体会到诗与远方。
三毛,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可爱、更值得爱的世界。这就是她的书,她的文宇,她本人所带给我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