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的雨按照天气预报的时间如期而至,目之所及的所有地方都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的灰色调调里。这样的雨,似是要应清明节的景,又似是要证明千百年前杜牧的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并非虚言,往年清明节偶有的晴天只是老天对我们的特殊眷顾。我与儿子一人撑着一把伞行走在送他去学校的路上,感受到躲过雨伞遮蔽范围的调皮雨滴落在身上和鞋子上的些许冷意,本已干洗过的羽绒服又充当了我们可以御寒的雨披。已经出落成小小少年的儿子与我并肩而行时,让我感觉到了岁月带给他的成长。到校门口时,他大方洒脱的与我挥手作别,又让我感觉一次次的目送是一种见证成长的过程。从一开始哭喊着抱着我不松手到现在的潇洒转身,他完成了从幼童到少年的蜕变。而我却还惦念着被他依赖时的感觉。雨的绵密增强了我的善感,我知道这是环境对氛围的烘托效果,却也忍不住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外显。回程时,身边已经没有了与我有血缘关系的小小少年,只有与我一样撑着雨伞匆匆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于彼此而言都是雨幕中行走在街边的路人甲。我缓步走在人行道上,像个春游的人,看着疾驰的车流将地面的积水溅起一片片的水花,与空中下落着的雨滴在距离地面五十公分的高度相撞,复又一起落回到地面上。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着行人欲断魂的混乱场面,想着这场雨是否是老天替失去亲人的人流下的泪水,但这雨一定不知道,有一种悲伤是泪水也冲刷不掉的。雨遇清明,总是给人平添愁绪,但它却是大地最好的养料,能滋润一个春天。事物的两面性在此很好的体现了出来,让有情的人滋生出了悲伤之情,也让无情的事物得到了最好的滋养。这就是清明前的雨,这就是贵如油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