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大多数读书人是足不出户的,他们在家里读万卷书。能在四处游历的人往往会有更大的作为。受时代的限制,出行是件困难的事,信息闭塞,不出行便难以观世界。遂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当代,不出门也知天下事,但出行也是件简单而享受的事,像我这样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学生是比较少的,尤其是读书都是在离家不远的地方。
此前我一直以为在网络上见过,在书本中读过,便已了解,但我错了。有人说北京是个中西结合的、现代建筑和古建筑同在的城市,但不去北京你不会了解它是怎样的中西结合、古今并存。在网上买票,搭乘地铁前往目的地,无论是地面还是车厢四周全是钢铁,这是现代技术的成果,从地铁出口出来,映入眼帘的是沐浴阳光的四合院。屋脊两侧,层叠的灰色瓦片向下蔓延又翘起四角,露出小巧古朴的屋子,推门而入里面是从西方传来的披萨,南锣鼓巷就是条这样伪装在飞檐勾角下的商业街。书本上会记录这个城市的特点,互联网上能看到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然而这个城市的韵味只有来过才知道。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出行千里之外不过昼夜之间,假期之余外出走走,即可领略大江南北的风格,亦可增添人生阅历。
忙忙碌碌20年,即没读了万卷书,也未行了万里路。幼时不识字,未独立,读书、出行皆为空谈;少时忙忙碌碌为高考,无暇阅览那些非考性书籍,更无空出游。如今双十年华,再无“五三”约束,终可读读莎士比亚,看看张爱玲与三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读书使人内敛,沉淀气质,行路使人视野开阔,增长阅历。我的梦想是诗和远方,带一本书,来一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