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石城工区组织学习《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旗升挂和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冀交办秘〔2023〕171号)文件,文件阐明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着国家权威与尊严,规范国旗升挂和加强国旗使用管理是每个公民和组织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工区主要负责人在学习中强调要精准落实《国旗法》规定和上级单位安排部署,科学依法依规管理;同时更要规范司旗管理,形成尊重和爱护旗帜的良好氛围。学习后,我对旗帜精神、旗帜文化进行了思考、探索:
旗,语者;帜,魂者。在汉文化中,旗帜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大致可追溯到可记载的禹时期,即从牛尾的“旌”、“幡”开始。中国是最早使用国旗的国家,千年以来,不论是军事还是礼仪,均离不开旌旗的形影。随着旗帜演变,除了军事、祭祀、装饰和生活日常运用外,越来越多的旗帜美学价值被挖掘出来。渐渐地,“旗帜”凝聚了各时代的人心与精神,形成别具一格的旗帜文化。
旗帜,既是军人的精神支柱,更是军队乃至国家的荣耀所系。在战场上“夺旗”往往与“斩将”相似,一支失去战旗的军队,往往军心涣散、斗志全失,如同毫无战斗力的散兵游勇。
旗帜是方向、是标识、是形象。古诗词有“中军玉帐旌旗绕”“旌旗荡野塞云开”等美妙诗句。武,旗帜的军事用途。我们在阅读《三国演义》等传统文学名著的时候,都会为书中阐述的阵法大为赞叹。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九宫八卦阵法的调度和指挥也是依靠旗帜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措施。特定的旗语可以简明地传递信息。早在战国时期,《六韬》就有“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旗语的文献记载,比欧洲要早上千年。冷兵器时代,旗语重在操练、调度、指挥三军,当今,仍在陆、海、空三大军种中都有运用。
古代的旗帜会和五行、神兽、天象、神祇、八卦等结合,作为旗语。比如,八卦旗、角旗使用的是八卦来辨识方位,而二十八宿真形旗则把星宿和瑞兽对应,也是与天文方位进行对照。行军时,将士们可以通过定位其迅速找到作战位置,形成攻防合力。而在使用旗语时,信号兵需站在高处,两手各持一面或两面手旗,通过旗子相对于身体不同的位置和不同角度、部位,用于表达特定的意思;此外,也有通过旗帜的悬挂来进行传递信息。这些旗语在现代通讯遭到破坏时,仍能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全国第22个安全生产月,为响应落实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要求,石城工区在驻地围墙、院内路灯杆悬挂40余面安全文化刀旗,目的持久指引受众群体安全文化理念,在时间与空间上、白天的日光与夜晚灯光下,长时间产生安全意识的效果。借用安全文化刀旗自身的优势,长时间冲击受众群体的视觉,通过每天的接触,在受众群体的潜意识中树立安全的意识,短期的潜移默化中收到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效果,促进全员提高意识、履责尽责。
旗帜,色彩缤纷、图案凝重、形制各异、种类繁多,从远古飘扬至今,展示出一幅幅历史画面和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旗帜文化远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神州大地历经沧桑,百异旗帜。由于旗帜种类繁多,各行各业都有标识旗。安全刀旗将发挥旗帜文化作用,助力全员认识到安全文化是实现人的完全价值观的文化,进一步推进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