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是的,人有精神才能自强自立、战无不胜,缺少了精神的人生则很难有所作为。
我们崇做伟大人物,说到底就是崇敬他们的精神。“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颜回的精神展现的是安贫乐道的君子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精神展现的是士大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赵一曼的精神展现的是爱国者的赤胆忠心;“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展现的是攻坚克难的大无畏精神。
人要有一点精神,就要有坚定的信念。雄鹰有了飞翔的信念,才不甘于与鸡同伍;小草有了生长的信念,才不会在泥土中腐烂;小花有了绽放的信念,才吸引了路人的驻足。因为有信念,伟大的贝多芬才能在失聪的情况下创出惊天地的《英雄交响曲》;因为有信念,失明的阿炳才能谱出泣鬼神的《二泉映月》;因为有信念,落魄的曹雪芹才能写出不朽的《红楼梦》。没有信念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要有一点精神,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刘易斯说过:“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有没有责任意识,有没有担当精神,这是英雄和懦夫的区别。别人能负的责任,我同样能负;别人不能负的责任,我照样能负。有这样的责任意识才能磨炼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佩服杰出人物,佩服他们的成就,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佩服他们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人格品质。
要有一点精神,就要经得起磨难和考验。世间最大的冒险不是死亡,而是活着。唯有被生活中的苦难击打过的人,才能练就钢铁般的意志,从容面对漫漫人生路上的考验:史铁生双腿残疾,却化逆境为手中的笔杆,书写人生;司马迁苦受宫刑,却化逆境为心中的信念,成就《史记》,千古留名;保尔·柯察金饱受命运的捉弄,锻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因为它造就了人们如钢似铁的意志。
岁月蹉跎、青春万岁,人之可贵在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