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可能不知道,我刚刚接通了跨越时间的电话,和方志敏烈士进行了一番对话:"前辈,您好!我是一位您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我知道您一生保持清贫的作风,这次给您打电话,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您对于‘清贫精神’的认识与评价。”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原因!”电话那头的方志敏铿锵有力、毫不迟疑地回答道,“在我看来,清贫就是为人民、为党、为祖国无私地奉献。在为党的事业奋斗时,唯有甘于清贫,恪守清贫,不为财富、物质享受所诱惑,坚定初心,以‘清贫精神’武装自己的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维护好党和人民的利益,才能维护好国家的利益。一直以来,我在党的工作中保持清贫的作风,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做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放下电话,仔细回味方志敏烈士的话,我不禁连连点头称是。想想看,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保持“清贫精神”,克己奉公地奋斗,我们伟大的祖国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做出一项又一项成绩:撵走了日本侵略者,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经济腾飞,做到了科技飞跃发展…这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现在“强起来”,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像方志敏这样保持“清贫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付出。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条件好了,国家富了,人民有钱了,生活好过了,就抛弃“清贫精神”。司马光说得好,“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事实上,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还有不足,人民生活还不够富裕。永葆“清贫精神”,有助于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好地集中精力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