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一辆小车缓缓行驶收费站窗口,递上通行卡,收费员小李按照流程完成扣费后,由于司机着急没要票便匆匆离开了收费站,谁也没想到,24小时后这张票引发一场小小的“风波”。
8月12日中午11点40分,司机再次出现在蠡县收费站的上道窗口前。我给他发卡之后司机说:昨天我在这儿下道没要票,今天公司报销必须得用,你们赶紧给我补一张!”说话期间司机还让我看一下昨天的交易记录,我愣了一下,随即耐心解释:“师傅,通行费票据是现场开具的,您当时没要,我们都当做废票了,”那你联系你们领导再给我补一张,这时司机态度有点强硬,我说“补不了,”你稍等一下我们看看在废票里给您找找
“等?等多久?我这赶时间呢!”司机的声音又提高了几分,“你们昨天怎么不提醒我必须要票?现在耽误我事儿了!”我依然保持着微笑:“师傅,您领了卡先靠边,不过您别着急,我马上联系班长,帮您看看怎么最快解决。” 班长听了之后就马上去票证室找了,司机停车回来之后态度好多了说:也怪我当时太着急了也没说要票,“哎,我也不是故意冲你发火,公司报销有规定,没票就报不了,要是30 ,20 的我也就不要了150多呢,大概过来10分钟左右司机有点着急了说:“不等了,我自己补上吧”我就劝司机再等会儿吧都等了这么多长时间了,也不差这么多一会儿了,说话期间班长就拿出了昨天所有的票了我们和司机一起找人多不快点吗,那张151的票在我这一捆里,司机接过票,仔细看了看,语气也软了下来:“行,谢谢你们了。刚才我态度不好,不好意思啊。”小李笑着摆摆手:“没事的,师傅,能帮您解决问题就好。您路上注意安全!”
这场“失票”与“寻票”的小插曲,最终在理解与责任中画上了句号。一张小小的票据背后,是生计的压力与规则的约束;对于收费站工作人员而言,每一次耐心的解释与高效的处理,都是对“服务”二字的践行。生活中,我们或许都会有一时的疏忽或急躁,但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就能让原本可能的“矛盾”变成温暖的“和解”。
毕竟,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而善意与责任,永远是化解摩擦的最佳“通行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