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站在时光的长河畔,即将迎来8月 15日日本投降日。这一天,是历史的坐标,铭刻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壮丽史诗,承载着无数先辈的热血与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刻,历经 14年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这胜利来之不易,背后是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谱写的赞歌。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当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在场的日军也为之震惊。这就是我们的英雄,以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在华北,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将敌人引向绝路。在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他们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结果。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如今,硝烟散去,但历史的警钟长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更应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工作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这就如同当年抗战的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秉持着抗战精神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的必胜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