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南湖烟波之中,那一叶红舟承载的誓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如启明星般为革命航程指引方向。这融入血脉的宗旨与使命,早已为中国共产党刻下无可推卸的政治责任,腐败是党和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清正廉洁乃立党兴国的生命线。
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败是融入血脉的必然要求。党自诞生起便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朴素戒律昭示其肌体纯洁性。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中国成立后严惩刘青山、张子善的雷霆手段,历史一再印证;人民利益是党一切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腐败水火不容。若放任腐败侵蚀肌体,何谈“谋幸福”?若纵容蛀虫啃噬根基,怎成“谋复兴”?这由党的本质所决定,如同阳光普照万物,不可动摇。
二是面对严峻复杂形势,“两个清醒认识”昭示斗争未有穷期。新时代以来,我们见证了刀刃向内的巨大勇气与刮骨疗毒的显著成效,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然而,胜利不是终点。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发出的警示振聋发聩:腐败问题产生土壤与条件犹存,“影子公司”、“期权腐败”、新型隐性腐败不断改头换面悄然滋生。这深刻揭示腐败如同顽固病菌,在时代缝隙中伺机变异,斗争之艰巨性复杂性远超。
三是“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是破立并举的制胜之道。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惟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拿出“永远吹冲锋号”的勇毅执着,方能夺取压倒性胜利的真正巩固与深化。这要求我们既要在“破”上精准发力,紧盯重点领域与新型腐败,持续强化“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更要在“立”上持续发力,以制度创新压缩寻租空间、堵塞监管漏洞,不断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同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固本培元,淬炼“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从源头上净化腐败滋生的土壤与条件,构建起清朗坚固的政治生态屏障。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生机的密码。从延安窑洞面对黄炎培“历史周期率”之问时的郑重作答,到今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铮铮誓言,反腐败斗争本质上是党对自身宗旨的庄严守护。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未有穷期,但“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决心,必将引领我们穿越激流险滩。当每一份权力都被置于人民监督的阳光下运行,当每一名人民公仆都自觉以清廉守护初心—那南湖红船承载的“谋幸福”、“谋复兴”的宏愿,便能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里,驶向更为光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