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震撼的不是保尔·柯察金经历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而是他在命运一次次重击下,骨子里那股“打不垮、压不倒”的韧性。就像书名里说的,钢铁的炼成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烈火中灼烧、在冷水里淬炼,最终褪去软弱,铸成坚硬的筋骨。
保尔的一生像一场持续不断的“冶炼”:少年时为了反抗神父被学校开除,早早体会到底层生活的艰辛;参军后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头部重伤、全身瘫痪,几乎被死神拖走;可他没死,拖着残躯拿起笔,在文字里继续“战斗”,哪怕眼睛失明,也凭着记忆和口述完成书稿。他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在每一次跌倒时,都选择了“爬起来”——身体不能动了,就用思想冲锋;眼睛看不见了,就用心灵书写。这种“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信念,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变成了真正的“钢铁战士”。
书里有段话我记了很久:“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保尔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他的“炼成”,从来不是指身体的强悍,而是精神的不朽。现在的我们很少经历那样的苦难,但读他的故事,总会想起:生活里的“烈火”或许换了模样——是学业的压力,是工作的挫折,是对理想的迷茫——但真正的“钢铁”,永远是在与这些“烈火”的对抗中,淬炼出的勇气、坚持和对生活的热忱。
放下书,总觉得心里多了点什么。大概是明白,所谓“钢铁”,不过是在认清生活的残酷后,依然选择热烈地活、坚定地拼。这种力量,永远值得我们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