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站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既是服务群众出行的“前沿阵地”,也是直面资金流转、考验作风纪律的“廉政关口”。抓好收费站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是维护交通行业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民生福祉、涵养清风正气的关键举措。
筑牢思想“堤坝”是廉政建设的根基。收费站工作人员每日与通行费、票据打交道,面临的诱惑与考验更直接。要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学习党纪法规、剖析收费领域典型案例等形式,让“廉洁收费、依规办事”的理念深入人心。既要讲清“不收一分不义之财”的纪律红线,也要阐明“服务好每一位司乘”的责任使命,引导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摒弃“微腐败”念头,从根源上杜绝“人情费”“关系费”等违规行为,让廉洁自律成为行动自觉。
规范流程“标尺”是廉政建设的关键。权力运行不透明、流程监管有漏洞,往往是廉政风险的“温床”。收费站需健全全流程监督机制:在收费环节,严格执行“一车一卡一费”制度,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记录收费操作,杜绝人为篡改数据;在票据管理上,实行“专人保管、领用登记、核销核对”闭环管理,确保票据与资金流向一致;在交接班环节,明确账、款、票“三方核对”要求,做到交接清晰、责任可溯。通过把流程“晒在阳光下”,让每一笔收费、每一次操作都有据可查、有规可依,压缩廉政风险空间。
厚植服务“底色”是廉政建设的延伸。廉政建设与优质服务从来不是“两张皮”,而是相辅相成的整体。收费站要以廉政建设推动服务升级,引导工作人员把“廉洁心”转化为“服务力”——面对司乘咨询耐心解答,遇到特殊情况(如车辆故障、恶劣天气)主动帮扶,落实好绿色通道、ETC便捷通行等惠民政策,让司乘在感受规范收费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交通服务的温度。当廉洁成为“窗口”标配,服务成为“廉政”注脚,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与认可。
收费站的廉政防线,守的是行业规矩,护的是群众利益。唯有以思想为基、以制度为纲、以监督为盾,才能让每一个收费窗口都成为“廉洁窗口”“文明窗口”,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清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