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双九相重,是为“重阳”。《易经》中“九”为阳数,此日日月并阳,又与“久久”谐音,自古便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这一源于上古丰收祭祀的节日,历经千年演变,于唐代定型,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更成为承载敬老深情的“老人节”。
重阳习俗里,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与情怀。登高是必备仪式,从东汉桓景登高避灾的传说,到如今秋日赏景的闲情,远山清风中沉淀着对平安的祈愿。菊花此时盛放,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让赏菊、饮菊花酒成了风雅之事,菊花含有的硒元素更被赋予延年益寿的期许。平原之地无山可登,便以“吃糕”代“登高”,九层花糕寄托步步高升的祝福。
如今的重阳,核心早已是敬老爱老。儿女归乡陪伴,义工暖心问候,登高赏秋的队伍里多了银发身影。这一天,茱萸的辟邪之意渐淡,菊花的高洁与“久久”的祝愿愈发真切。重阳如一枚时光印记,镌刻着传统,更温暖着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