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固定日期,电工薛师傅总会准时出现在收费站的各个消防器材存放点,开启他雷打不动的消防灭火器材专项检查工作。对他而言,这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守护一方安全的重要使命,每一个细节的排查、每一项数据的登记,都承载着对生命安全的敬畏。
薛师傅的检查向来细致入微。他弯腰俯身,逐一查看灭火器的压力指针是否处于正常范围,瓶身有无锈蚀、破损或泄漏痕迹,喷管是否完好无堵塞,保险销是否齐全有效。遇到放置在潮湿环境的器材,他会格外留意瓶身是否受潮。“消防器材是应急时刻的‘救命神器’,一点都马虎不得,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喷口堵塞,关键时刻都可能误事。”薛师傅一边用抹布擦拭灭火器上的灰尘,一边认真说道。
检查完毕后,薛师傅会拿出专门的消防器材检查登记表,按照实际情况逐项填写。器材编号、存放位置、检查日期、压力状态、外观情况、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每一项信息都填写得清晰规范、一目了然。遇到状态良好的器材,他会在备注栏标注“正常”,并贴上检查合格的标识;若发现器材存在压力不足、药剂过期等问题,便立即标注“需更换”“需充装”,并第一时间上报相关负责人,确保问题器材能及时得到处理,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薛师傅用脚步丈量着每一个安全角落,用严谨态度守护着消防防线。这份看似平凡的每月一次检查,实则是最坚实的安全保障——当危险来临时,正是这些经过定期“体检”的消防器材,能为生命安全争取宝贵时间。薛师傅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也让“安全第一”的理念,通过一次次细致检查、一本本详实登记,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