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深受教育和鼓舞,进一步明确了前进方向,坚定了奋斗信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将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动,特别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上,更要找准定位、担当尽责。
一、深刻领悟“国之大者”,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作为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我体会到,“国之大者”并非遥不可及,它就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党中央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在基层的最终落实上。强化政治监督,在基层就是要聚焦党中央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重点领域,例如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具体工作,看相关的政策执行是否到位、责任是否压实、效果是否显现。要擦亮监督“探头”,确保执行政策不偏向、不走样、不变通,坚决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发展蓝图在基层一笔一画绘就成功。
二、永葆斗争精神,以坚韧执着深化正风肃纪反腐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告诫我们要“敢于斗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矛盾和问题的易发多发地带。面对歪风邪气、面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敢于亮剑、坚决抵制。要深刻认识到,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基层,虽然可能不直接面对“大案要案”,但更要警惕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作风问题。要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露头就打,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顽疾紧盯不放。要积极参与并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建设,通过严格执纪形成震慑,通过完善制度约束权力,通过加强教育引导思想,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扛牢监督责任,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同向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对监督责任和主体责任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基层工作中,我认识到,履行好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这不仅意味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更意味着要协助并推动党组织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敢于较真碰硬,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谈心谈话、监督检查等方式,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要善于发现问题线索,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通过有力的监督,促进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实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四、锤炼过硬本领,以忠诚干净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这既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鞭策。作为基层党员,我要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权力、对法纪的敬畏之心,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同时,要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既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也要讲究方法、善于斗争,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体现担当,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展现作为。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理解,坚定信心决心,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基层各项工作中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