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站作为交通路网的关键节点,兼具人员密集、设备集中、车流不息的运营特性,其防火安全直接关系三重核心利益:一是保障工作人员与过往司乘的生命安全,这是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二是维护收费系统、机电设备等固定资产安全,避免经济损失;三是确保交通枢纽畅通,防止火灾引发区域交通瘫痪。
建立 “每日巡查 + 定期维保” 机制,重点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裸露老化、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易燃物品存储是否规范。对配电室、发电机房等关键区域,需由专业人员每月开展绝缘检测、负荷监测,杜绝 “带病运行”。
在站区全域设立禁烟禁火标识,严禁在收费广场、宿舍等区域使用明火;油料、清洁剂等物品需存入专用隔离库房,配备防火隔离带和通风设施;及时清理车道旁、站区周边的落叶、枯草等易燃杂物。
按国家标准在收费亭、广场、食堂等区域配备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栓、灭火毯、消防沙箱等器材,确保每 50 平方米重点区域至少配置 1 具灭火器,且存放位置醒目、无遮挡。同时建立器材台账,定期检查压力、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或损坏设备。
通过站务会、专题培训、线上推送等形式,普及 “三懂三会” 知识(懂火灾危害、懂预防措施、懂逃生技巧;会报警、会扑初期火灾、会组织疏散)。重点培训不同火灾类型的灭火器选择与操作 —— 如电气火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油类火灾使用泡沫灭火器,操作时需遵“拔销握管、对准根部、压把喷射” 的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