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午后的阳光炙烤着收费站顶棚,我正擦拭着额角的汗珠,一辆冀牌大货车缓缓停在了窗口。司机是位面色黝黑的中年人,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同志,去清苑咋走嘞?导航漂移了!”
我探出窗口,热浪扑面而来。“师傅您别急,”我指着右侧车道,“前面分岔口靠右,看见‘清苑’指示牌后走最左侧通道,大约二十公里就是。”见他仍皱着眉,我索性拿出抽屉里的手绘地图——那是我为不熟悉路况的司机准备的。
“您看,”我用笔勾勒路线,“这个弯道容易错过,要特别注意。沿途有三个休息区,第二个加油站的水质最好。”司机凑近看着地图,眉头渐渐舒展,忽然咧嘴笑了:“大妹子,你这地图比导航还细啊!”
我们同时笑出声。他递来一瓶矿泉水,我回赠一包自家晒的山楂干:“提神用的,一路平安。”鸣笛两声短促而欢快,货车缓缓驶向正确的车道。
望着远去的车影,空调房的凉意仿佛沁入了心里。在这四方岗亭中,我不仅是收费员,更是归途的指引者。每一声谢谢都是跨越山河的信任,每一次指点都在地图上系起温暖的中国结。窗外的路通向远方,窗内的微笑连接人心——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这三尺岗亭之间。